袁振国:数字化转型视野下的教育治理
2022-8-22 11:57:33 科研 浏览量 :

袁振国,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社科司副司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教育治理方式的创新和治理水平的提高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该研究阐述了教育数字化的发展路径及其必然影响,重点从“为教育数字化的治理”和“对教育数字化的治理”两个维度讨论教育数字化治理的原则和内容;揭示了教育数字化与其他各行各业数字化不同的本质特征,强调教育是人和人的互动,教育离不开人,只有人和机器融为一体,实现人机交互、人机协同,教育数字化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要实现从“数字化+教育教育+数字化的转变,发展有温度的数字化教育。

数字化,通俗地讲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改造,将复杂多变的场景和对象转换成可以度量的数据信息,将图、文、声、像等资源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编码,进行分析、运算、存储、传输的技术。教育数字化则是数字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运用。

2022年2月,《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了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发挥网络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数字化治理水平,加快实现教育的均衡化、个性化、终身化。提高教育治理水平既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也是提高教育数字化水平的需要。数字化转型与教育治理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教育治理水平,有关这方面的讨论和文章比较多,这里就不讨论了;二是营造有利于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环境,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创造条件,促进数字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三是把握教育数字化的本质特征,以育人为导向,发展有温度的数字化教育。后面两点可概括为“为教育数字化的治理”和“对教育数字化的治理”,本文主要讨论这两个问题。


一、教育数字化的发展路径


数字化是一个持续演变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发展阶段:数据化、网络化、知识化和智能化。

第一,数据化是指通过记录、分析、重组数据,使数据产生意义。数据是事实、信号或符号的抽象表示。数据可能是原始的、混乱的,原始的数据往往只能反映事物某一方面的特性。数据化能够使数据结构化,产生意义。教育数据化就是将教育现象或活动的数据结构化的过程。目前数据化在学习方面,表现为对学习者在学习空间、电子课本、电子书包中数据的收集积累,力图呈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面貌;在教的方面,表现为在数字采集技术(传感器、视频、音频、图像、文本等)支持下,将教师教案、教学方案、教学文件、教学课件、教学资源等内容顺利转变为丰富的教学数据资源;在评价方面,表现为从教育背景、投入、过程、效果等各方面的人和物入手,为数据化诊断和评价提供基础;在管理方面,表现为基于教育环境、教育决策、教育服务应用过程产生的主题数据,对招考、教学、后勤、校园等的管理内容的数据化。

第二,网络化是以一致的方式排序的数据集合,基于编码信息流的网络传递。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借助互联网通道,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及各类电子终端设备互联起来,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用户可以共享软件、硬件和信息资源以及互动的目的;二是指信息产品的网络效应,产品对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该产品其他用户的数量,称为网络外部性,或称网络效应。资源使用范围越广泛,网络效应就越大,它满足了用户对获取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信息、远程协作的需求。网络通信技术有力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实现了教育信息互联互通基础上的流动、整合、共享、利用,提升了教育信息资源与“互联网+”的聚合效应。在学和教的方面,远程教学、慕课、翻转课堂等的发展都得益于教育网络化的推动,包括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协调统一,学习时间和地点的突破,学习内容和互动的多样性等。在教育测量和评价方面,网络化极大地促进了诊断性测评、形成性测评、过程性测评和终结性测评,在教育管理方面,基于网络化的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内部管理,实现了教育环境、教育决策、教育服务等应用远程管理的即时性和全程性。

第三,知识化是一组信息及其关联背景的集合。背景是随时间的进展而形成的信息集合之间关系的表示,知识则是在大量信息基础上经验积累的结果。通过对信息的归纳、演绎、比较、挖掘,沉淀积累有价值的部分,并将其与已存在的知识体系进行逻辑性结合,从而使有价值的信息转变成知识。随着网络化发展,数字空间的海量数据信息真假难辨、参差不齐,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迫切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组织,提升知识化程度。知识图谱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它作为一种语义网络拥有强大的表达能力和建模灵活性,通过对客观世界中概念、实体及其关系的描述,让计算机具备更好地组织、管理和理解海量数据信息的能力。此阶段对应的教育知识化,强调在教育数字化中采用图谱的形式存储知识点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基础资源库,开展可解释性测评,为学、教的自适应调整提供资源基础和路径生成。

第四,智能化是机器模仿人的智能对数据的自动生成和处理。智慧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人工智能则是计算机模仿人的智慧根据已有知识选择最佳路径以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是对以往成功尝试的知识积累,同时也能对未来发展和创新进行有效预测和指引。它是通过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将数据、信息、知识等效能最大化,实现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数字空间的融合。教育智能化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开展教育实践,变革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大规模与个性化教育的双重需求,重构教育生态,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总之,数据化是聚集基础资源,但处于相对孤岛和烟囱的状态;网络化是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基础上的资源共享;知识化是对数据的提炼和集成;智能化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综合运用,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能力。随着数据越来越多,算法越来越优,业务流程实现自动化、精准化、个性化的程度就越高,并逐渐发展为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生态。

从深蓝(Deep Blue)到阿法狗(AlphaGo)再到阿法虎(AlphaFold),人类已经进入智能时代。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教育数字化水平总体上还处在数字化的第三个阶段即知识化发展阶段,同时一些技术和场景运用已经进入智能化阶段,前景喜人。


二、教育数字化必然引发教育形态的深刻变革


数字化已经营造了一个与我们熟悉的实体世界相对应的虚拟世界,一个基于实体世界又脱离实体世界并独立运行的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占据了我们生活越来越大的空间、越来越长的时间,而且正逐步地控制我们在实体世界的生活。与此同时,虚拟教育也悄然兴起,不仅为实体教育助力赋能,也与实体教育相互融合,形成前所未有的教育功能,产生变革教育、重塑未来的强大力量。

1.突破了教育的时空概念

说到教育,我们立即会联想到一座座学校、一排排教室,固定的人在固定的地点和固定的时间学习固定的内容。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被超越,人的组织交往方式也极大丰富了,一个无边界的、泛在化的学习世界正在形成。以教为中心正在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以教师为中心正在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他认为合适的节奏和方法学习任何内容正成为现实。“停课不停学”就是虚拟远程教育的重大成果。

2.突破了教育的封闭体系

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现代教育制度是一个封闭的教育体系。特定的人群在规定的时间上学,在规定的时间毕业,然后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梯度延伸。与之相应,在每个学习阶段学习规定的内容。相同年龄的人被认为具有相同的认识水平、兴趣爱好、发展空间,入学之前他们被假设是一张白纸,所有人都从一个起点起步,一切从123开始、 从ABC开始,通过统一的教材学习同样的内容。这种相对稳定的、制度化的安排,适应了大规模普及教育的管理需要,廉价高效。但是它忽视了每个人的不同特点、不同需要和不同潜能。而数字化教育突破了学习的边界,突破了原有封闭的体系,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课堂、不同的老师、不同的伙伴,从理论上说,每位学生可以选择所有的老师,每位老师可以为所有学生服务。


3.突破了教育内容的单一通道

教师、学生、内容、方法是教育的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内容是通过课程、教材和课堂三个层次层层传递的。

课程决定了教育内容的性质、多少、难易和内容的编排方式;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是课程的理念、目标在具体的知识、练习、实验中的落实;课堂是教授内容的场所和时间规定,把教学内容安排在稳定的45分钟内完成。课程、教材、课堂形成了稳定的内容传递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也固化了每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活动方式。

教师依据教材而教、学生依据教材而学,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空间都很小。而在虚拟学习的世界里,学习者从统一内容的接受者转变为海量内容的选择者,如现在每个人每天平均用于“刷”手机的时间大概6个小时,人们为什么在既无压力又无奖励的情况下自愿投入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呢?这是由它的内容和呈现方式所决定的。

“百度”“抖音”这些搜索引擎和应用软件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它迎合了人性的特点,满足了人自我学习的需要。在百度里,你想要什么它就给你提供什么,而且会为你提供更多相关信息的选择和链接;在抖音里,内容和呈现方式短小、快捷、生动、众筹,可以随意选择,而且会“投其所好”,获取信息的空间和渠道得到大大拓展,固有的教育内容通道再也无法反映和满足现实的需要和可能了。

4.突破了师生交往的模式

在实体学校,一个人只能进一所学校,在一个班级里学习,与有限的老师和同学交往。九年甚至十二年被锁定在一个非常有限的交往圈里。“好生”“差生”被贴上了固定标签,形成了固定身份的小社会。如果一个学生进入了一所好学校,遇到了一位好老师,那是一生的幸运,反之那就是一生的不幸。而在数字化教育的世界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每个人都有很多的虚拟朋友圈,交结各种网上朋友。这些朋友圈具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话题,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在不同的朋友圈里面腾挪跳跃,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帮助。


三、为教育数字化的治理


如何把数字化引发教育巨大变革的可能性转化成现实性,如何实现教育数字化的转型,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问题,涉及态度上愿不愿、制度上可不可、能力上够不够等多方面因素,加深对教育数字化意义的认识,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建立与之相应的制度、机制,掌握数字化教育的技术和方法,形成有利于数字化转型的治理能力、治理方式,才能促进数字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重塑教育未来。

1.协同治理,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说到教育公平很少有人反对,但一旦把教育公平具体化,特别是资源分配的问题,对教育公平的理解立刻呈现出巨大分歧。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观念,对同样一个教育政策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态度。数字化发展为促进教育公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要使技术进步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福利,需要各方力量的协同治理。

第一,横向协同。数字化的硬件基础是光纤通信、转换装置、接收终端如电脑、手机、IPAD等,软件基础则是人的信息素养,对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信息素养。数字化成果既可能缩小教育差距,帮助困难地区、困难人群在信息化的平台上实现弯道超车,也有可能扩大数字鸿沟。这不是数字化技术本身所能解决的,也不是教育部门自身能解决的。它需要政府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做好顶层设计,经费、人员向困难地区倾斜,跟踪监督,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才有可能使数字化技术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利器,而不是扩大教育差距的帮凶。

第二,纵向协同。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义务教育,但是出口却在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已经形成了有形无形的重点学校系统,学校被变相地分成了等级,形成了不同类型学校的无形联盟。而数字化为学校间优质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大中小学之间、不同学校之间是否愿意克服困难建立手拉手的帮扶体系,建立新的联盟体,如混合型的区域内教育集团,就需要教育不同层级的行政部门和学校协同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化的积极效能,把优质教育资源为所有学校、所有学生分享作为治理指标,推进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三,社会要素协同。教育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家庭、企业、媒体、街道、社会团体等,在促进教育公平过程中都应发挥积极作用。我们经常看到某些城市规定有什么样的学校背景才能落户,某些企业规定有什么样的学校背景才能被录用,有些家庭不惜重金购买学区房,有些媒体炒作状元生等,在这种情况下,数据越精准,获取越便利,就越有可能强化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对处境不利的学生就越不公平。只有把公平的观念、发展的观念放在首位,数字化才能真正发挥促进教育公平的积极作用。

2.多元治理,促进教育的个性化

因材施教是千百年来的教育理想,它反映了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因材施教不仅是用不同的方法教同样的内容,获得同样的答案、实现同样的目标,而且是用不同的方法教不同的内容,为每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一百个人有一百张课表”,促进不同的人更加不同,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多元化、小型化、智能化和高流动的需要,促进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数字化通过对每个人多模态数据的收集和画像,通过为每个人提供定制服务,为个性化教育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能否转化为现实,则需要制度上、机制上的创新。

第一,多元资源。个性化教育的实现需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的个性化来支撑,但其中首要的是学习内容的多元化。传统的学校教学内容是统一安排的,数量少、来源单一。数字化汇聚了海量的网络资源,具有无限的可选择空间。怎样把海量的网络资源转化为学校、课堂的资源,需要系统研发,特别是要开发细颗粒、易检索、易重组的资源。目前数字教育资源大都还只是线下教育资源的翻版,远远跟不上网络化、移动性的学习需要,远远没能发挥出数字化的优势。

第二,多元选择。资源的多元化解决的是内容有没有的问题,选择的多元化则是要解决机制上能不能的问题。目前学校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利用率很低,甚至予以排斥、屏蔽。这种排斥、屏蔽是有理由、有必要的,网络资源鱼龙混杂、良莠不分,选什么、怎么选,需要建立必要的机制。屏蔽网络资源是容易的,但这等于放弃了数字化带来的巨大福利,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怎样让数字化资源活起来,为我所用,让海量的资源进入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把数字化的海量资源利用起来,需要突破现有的管理盲区,形成网络资源的选择机制。同时要大力培养教师、学生掌握网络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能力,使数字化资源有得选、用得上。

第三,多元评价。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内容,必然需要改变评价模式。评价标准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多少年来我们已经形成了高度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模式,这种评价模式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用于选拔和淘汰的。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全民教育水平越来越高,我国高中普及率已经达到98%,高等教育普及率已经超过了60%,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需要从选拔淘汰向促进发展转变,形成多元评价机制,不是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分数衡量所有人,而是用多把尺子量不同的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第四,多元认可。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之后,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取得了众多成果。但由于人员录用制度、使用制度、薪酬制度、晋升制度等的改革相对滞后,重学历、唯学历的倾向依然非常严重,对教育评价的改革造成很大的阻碍。只有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实际能力和实际贡献进行多元认可,“五唯”才能真正破解。数字化为全面、精准、实时评价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但只有建立了多元认可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个性化教育的天花板才能被真正突破。

3.开放治理,促进教育的终身化

数字化打破了传统教育局限于一时一地的固有形态,实现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无边界学习,为人人、时时、处处的终身化学习创造了条件,终身学习正在从人的基本需要逐渐成为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但是,既有的教育制度和管理方式为学习设置了一道道门槛,把教育分成了一个个的阶段,把学习和教育人为地赋予了不同的价值,要真正实现终身教育,就必须创新治理模式,打通制度性障碍,开辟终身教育的新境界。

第一,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互通。正规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基础是学校,纽带是升学,凭证是学分学历,在正规教育系统里接受的教育才是得到认可的教育。非正规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之外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在职培训和进修,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是完全脱钩的。现在“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在国家的文件里仍然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国民教育体系有严格的界定、必要的经费保障和规范的认证制度,而终身教育体系从定义到实施都比较模糊,实际上成了非正规教育的代名词。“学分银行”制度本来是打通这两种教育的一个很好的纽带,但由于受教育者数据的分散性和复杂性的制约,难以真正实施运用。数字化扫除了技术上的障碍,但不能扫除制度上的障碍。只有打通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的界限,数字化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二,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互通。正式教育包括上面说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非正式教育则是无目的、无计划、无组织的教育,主要是通过从媒体获得信息的自发学习、自我教育。随着网络化和新媒体、自媒体的蓬勃发展,非正式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逐渐成为人们信息的主要来源。手机上的信息内容具有时效快、内容新、颗粒细、自选择、可视化程度高等显著优点,它不仅为人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便利的方式,而且正在改变人们的学习机制。但是我们尚未将非正式学习纳入正规教育的视野,甚至人为地排斥和屏蔽非正式学习信息源,形成了两种教育的对立。在网络化“原住民”面前,大有使自己成为“局外人”的危险。自觉认识到非正式教育的意义,研究非正式教育的特点,打通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联系,是未来学习、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

4.安全治理,做好教育数字化的风险防范

数字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教育数字化的风险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隐私泄露风险。数字化运行基于数据,包括学生学习、活动、成绩、生理心理等的数据。这些数据是为提供个性化服务而收集的,但泄露出去可能给学生带来困扰和麻烦。

二是算法不公风险。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收集数据和对这些数据进行测量评价时,可能由于水平和经验不足的原因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不公平,也有可能因为算法设计者的偏好造成结果不公平或评价走样。

三是数字化依赖风险。教学实施依赖设备,网络运转不正常,导致教学事故;网络环境开放,导致学生受网络诱惑,出现“伪学习”、超前学习、反复学习等。

四是“茧房效应”风险。学生受数据推送暗示,被锁定于单一发展路径,窄化自己的学习空间,人为设定自己发展的天花板。

五是身心健康风险。数字化教育对屏幕的依赖性很强,可能加剧视力下降、诱发颈椎疾病、导致身体肥胖、扰乱作息规律;也可能导致学生沉迷网络空间、产生社交障碍、激化亲子矛盾等。

未雨绸缪,加强跟踪研究,及时研讨交流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技术,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做好教育数字化可能产生的风险防范,是数字化教育治理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当然,协同治理、多元治理、开放治理、安全治理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呼应的,这里只是为了突出重点和叙述的方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关联,事实上不仅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协同治理,个性化、终身化教育和防范风险,同样需要协同治理,其他治理原则亦是同样道理,是一个治理体系。


四、对教育数字化的治理


1.深刻认识教育数字化的本质

数字化正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引发这些领域发生了巨大的甚至颠覆性的变化。但教育数字化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取得明显成就,没有像在工业、金融、物流、交通、城市管理等领域,也没有像在司法、医疗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不仅如此,数字化在教育上的运用还经常受到怀疑和诟病。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教育数字化与其他所有行业数字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深刻的认识。

与各行各业不同的是,教育活动不是物与物的联系,而是人与人的联系,教育数字化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是通过人、为了人,以是否促进了人的发展为衡量标准的。而人的发展主要通过内因起作用,通过人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变化。数字化如果仅仅是联结客观数据,不能与人的思想情感联系起来,不能激发人的脑神经机制活动,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激发了人的内生力,教育数字化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在大部分领域数字化的成功通常与人的参与程度成反比,也就是说数字化程度越高,业务流程中人的参与程度越低,运行就越便利、越高效、越精准、越成功,如果人被彻底代替,那就是数字化的彻底成功。但教育不是这样,教育不能把人排除在数字化、智能化之外,如果学生和教师被替代了,那么教育也就不存在了。教育是人和人的互动,教育离不开人,只有人和机器融为一体,实现人机交互、人机协同,教育数字化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这就是教育数字化的本质。

但是,到目前为止的数字化教育总的来说是以技术为中心的数字化,其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技术应用,轻人的发展。关注的是数字化的通用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满足于提高现有教育的功能和效率,而很少研究教育的特殊性和特殊技术。

二是重技术功能,轻教育规律。关注的是把已有的技术应用到教育场景中去,而不是以教育需求为导向,以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为目的开发产品。

三是重已有条件,轻未来想象。关注的是基于现有的教育场景、教学条件、教学模式的技术应用,是在传统教育背景上做加法,而不是创设新的教育形态和场景,促进教育变革创新。

四是重“大数据”,轻“小数据”。和数字化在其他场景中的应用类似,当前数字化教育应用大都也是建立在大数据的思路上,尚未深入人的个性化发展的内在需求,缺乏对多维度、个体化的“小数据”收集、挖掘和使用。

要改变这种状况,既需要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更需要对教育数字化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建立正确的教育数字化理念。

教育数字化不仅离不开人,而且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这一个”,充满了复杂性和可变性,个性化的人是教育数字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一,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发展动力。每个人有自己的先天禀赋、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不同的发展期望和人生理想。

第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客观物体从AC,必须经过B,而人的学习,从A知识到C知识,不一定非经过B知识,也可以经过H知识或者L知识达到C知识,殊途可以同归。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第三,不同的人不可以简单比较。如果三个人都得了100分,一个人是语文100分,数学0分,一个人是语文0分,数学100分,另一个人语文50分,数学50分。从得分的角度说这三个人是一样的,但实际上他们是根本不同的,把他们放在一个天平上比较实际上是抽去了人的灵魂。

第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潜能。人的发展并不是既往历史的延长线,人的现实表现只是大海冰山露出的一小部分,海水下面的部分才是潜在的能力,才是未来。目前数字化技术只能根据已有的数据进行处理加工,所以很难预测未来。

第五,不同的人同一表现意义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可以制定同一标准,成本高低、质量好坏、速度快慢等标准可以是一样的,但对人的评价却不宜确定统一标准,因为同一表现在不同人身上意义是不同的;由于观点、立场以及与自己利益关系的不同,对同一行为也可能有不同评价,评价充满主观性。

所以,对教育数字化的治理,要以人为中心,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个性化的发展为目的,不断创设和开辟新的教育形态、教育场景,以解决问题和实际需要为导向,以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为引导,实现从“数字化+教育教育+数字化的转变,在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数字化的独特价值,让技术为育人服务,发展有温度的数字化教育。

2.教育数字化的关键在于人机交互

教育数字化离不开技术,也离不开人,人机交互、人机协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才是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人类的发展与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同步的。人从最初使用石头,后来使用铁器,使用蒸汽机、电动机,再后来使用电脑、网络,人的手臂不断延伸,人的五官更加灵敏,人的大脑更加强大。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人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在拓展,学习的能力在提高,人和机器已经融为一体,机器已经成为人本质的一部分。

一个人的学习水平、教育水平与他能否应用机器、能否与机器交互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数字化背景下如果不能掌握机器的使用,不但不能提高学习能力和效果,而且原始能力也可能丧失。试想,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远程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主要教学形式,如果不具备网络学习能力,那就可能被抛弃在数字化学习大门之外。

人机交互在其他领域都没有像在教育领域中这么重要。在其他领域,人在机器之外,可以不参与机器的运行,但是学习不一样,数字化背景下的学习是人机交互的过程,同样一台电脑,同样一根网线,面对同一学习任务,有人可能很快就从网络上找到与之相关的有用资料,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完成任务;有人则可能感到茫然无措,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怎么找,不能完成任务。所以,不断提高人机交互的能力在教育数字化的背景下,已经成为学习能否正常开展的关键。

人机交互部分代替了教师的功能,那是不是教师不重要了呢?恰恰相反,这个时候更加需要教师,更加离不开教师的作用。教育数字化在促进教育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中,也改变着教师的职能。

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情境中,教师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教师的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任务是听讲、接受、复述。而在以学习为中心、学生为中心的情境下,学生是主动者,是发起者,是探索者,教师是参与者、支持者、引导者,构成了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的功能变化了,教师发挥作用的方式也变化了。这时的教师,已经不是传统的教师,这时的教师是领悟了数字化教育真谛,具有数字素养的教师领导者,也是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提高的表率。教育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教育数字化给教育带来的变化才刚刚开始。

随着教育数字化的不断推进,数字化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将日益显现出来,对教育治理的挑战也会日益凸显;教育数字化从在典型场景中的成功运用到大范围推广无疑需要有一个时间,有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未来教育形态离现在还比较遥远,但是世界正在加速发展,时不我待,教育数字化的推进与教育治理理念的更新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构建教育数字化治理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治理水平将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开辟广阔道路。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